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药房》 > 20186
编号:13595819
癌性腹水模型制备方法及在中医药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8年3月15日 《中国药房》 20186
     中图分类号 R730.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-0408(2018)06-0856-05

    DOI 10.6039/j.issn.1001-0408.2018.06.31

    摘 要 目的:探讨癌性腹水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中医药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,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癌性腹水的基础研究提供实验参考。方法:检索中国知网、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、维普网、PubMed中于1985年1月至2017年8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癌性腹水的文献,最终纳入60篇文献。分别介绍了常用的4种癌性腹水实验动物模型(Walker-256细胞株大鼠腹水模型、H22细胞株小鼠腹水模型、S180细胞株小鼠腹水模型、艾氏腹水瘤小鼠腹水模型)的制备方法和模型特点,并对不同动物模型应用于中药药理活性研究、峻下逐水药的毒效研究、中药复方研究等进行了综述。结果与结论:癌性腹水主要是由于恶性肿瘤渗透物或分泌物侵犯浆膜,引起腹膜腔液异常累积而形成,其治疗困难、预后较差。近年来,中医药用于治疗癌性腹水显示出一定优势,前景良好。而癌性腹水动物模型作为中医药作用机制研究的重要载体,能恰当地模拟癌性腹水形成、发展的病理过程,有助于开展中药治疗方法的相关基础研究。常用的4种癌性腹水实验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基本相同,多采用腹腔注射癌细胞株,操作简单,成模率高。4种腹水型瘤细胞株各有特点 ......
1 2 3 4 5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256 字符